close

2015/11/1跟朋友去看了瑪姬瑪漢舞團的演出!

IMG_9418.JPG 

IMG_9419.JPG 

先來介紹這個舞團的簡介!

瑪姬瑪漢(舞者暨編舞家)

在法國古魯斯出生,學習芭蕾舞,之後加入了史特拉斯堡芭蕾舞團。

隨後進入莫里斯·貝嘉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所創辦的跨領域Mudra舞蹈學院。

1978年又和安尼爾安巴許創立了共同創立了橋拱芭蕾劇團,

開始與不同領域的創意者及藝術家交流合作,

進而促使了瑪姬瑪漢舞團在1984年誕生。

該團於1985年進駐克雷泰依暨馬恩河谷國家編舞中心,

之後舞團的演出足跡就遍佈全球了。

2011年,瑪姬瑪漢舞團進行組織重整,

也重新檢視歷年來的創作成果,

2015年一月,舞團從過去駐點的rillieux-la-pape遷回里昂,

進駐新成立的ramdam藝術中心,踏上嶄新的藝術旅程。


這次展演的作品是瑪姬瑪漢的經典作品之一,創作於1981年。

當時還很年輕的瑪和寫信給山謬·貝克特,希望可以改編他的作品,

當然大劇作家二話不說答應了,因此舞作誕生。

之後《May B》就成為經典舞作,不斷在世界各地巡迴展演。




那麼這齣舞作(部分文字來自簡介)

其實是設定舞者的角色仿若來自白堊紀的洞穴居民,

講述一處遙遠的荒煙之地,在那裡年代不明,

失序混亂,奇異夢境裡的焦慮並非來自特定記憶或故事!

透過一個接一個,慢慢增繁的動作,

用很細微的肢體語言,甚至是來自日常生活中的任何小動作,

建構從非人類到人類的轉換認知過程。

透過舞者的肢體以及戲劇的表達方式,

在畫面跟劇場的整個呈現裡,

你可以去想像,去套用在我們自己身上,跟我們當今所處的現實環境做一個呼應。

表達人生中各種百態!

從出生成長、咕噥尼難道悲歡哭笑。

(關於人本身,關於各種情緒各種事件反應的情感表達)

有時畫面呈現幾乎靜止,但舞者又不由得動了起來,

還有舞者與舞者間的互動傳達給觀眾的是,

較少的語言配上強烈的肢體來表達的時候,其實情緒顯得更張揚,

更能引起共鳴!

在舞作的一開始,還有中間及尾聲都穿插著由舞者發出的人聲,

有時是低喃,有時像是在說話!

特別低沈的聲音聽起來讓人覺得真的是來自於一個不同世界的生物啊~

卻又與我們那麼相似,就像是我們自己的一部分。

舞蹈動作打破連貫性也是這舞作的強人之處,

在我拿到的簡介上寫著,

可望排除敘事連貫性,

加強固有的吟誦結構,

同時將此一狂想旅程的韻律至於有序節奏之上。

舞作的後半段這些看似黏土或石膏或碎屑的生物漸漸有了自已的人性,

也穿上了屬於我們現代的衣服裝扮,

因此讓肢體的表現上更別具意味了。

我邊看是邊開啟了想像力,

彷彿是在看電影般,也彷彿在看自己的人生!

人生一切的經歷都能與這舞作有所共鳴!

就看你的觀察與領會是在哪個部分,哪個橋段,哪個肢體處的細節變化了。

對於現代舞來說,或是這種包含戲劇的舞作呈現,

以這齣舞作來說,

如果是非專業領域的人來觀賞,

或許稍顯深奧。

但不難用自己的觀感去有另一番體會喔。

文章中貼的影片連結可以讓大家觀賞這舞作的經典畫面還有非常細微處!

這次看完覺得很過癮,很精彩的一場演出!

假如再來台~大家可以買票進劇場觀賞一下(雖然不知道下次是什麼時候了)

那麼以上是我這次看表演的心得~





arrow
arrow

    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